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传承清廉家风 涵养清风正气

发布时间:2024-11-14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着党风、政风、社风,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家风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党风、政风、社风的重要连接点。追根溯源,一个个鲜活的人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都来自不同家庭的家风熏陶,由此形成了家风对社风的深远影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建设不仅事关家道兴衰,而且事关社会风气好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最初环境,是人锻炼成长开始的地方,塑造人精神面貌的开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婴孩出生之际皆为一张白纸,是家风绘成了人生第一抹底色,不间断地唤醒了内在存有的礼义廉耻,才有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维系着一个人不断向上向好发展,廉洁家风为人生前行辨明基本方向,绘就清白底色。从古至今,廉洁家风始终是赓续红色血脉、涵养时代新风的精神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清廉家风的时代传承是一个适应时代主题要求不断熏陶、浸染的实践过程,激荡引领着时代新风尚,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重视家风建设厚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在党风政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推波助澜作用,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身,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廉政为官,要像珍爱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永葆清廉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关心家人、爱护亲人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但绝不能让亲情凌驾于原则和法律之上,决不能让腐败之风弥漫散开,更不能搞“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破坏政治生态;清廉传家惠久远,家风不正遗祸患,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创造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如果把公权力变成为亲友沽名钓誉的利器,对家人纵容,为家人一味地牟取暴利,凭借特权就可以优先享受资源,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家人最终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尤其是对涵养清廉家风的建设更是不可取的。

家风正则党风正,家风纯则政风纯,家风好则社风好。党员干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亲属子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的良好观念,过艰苦朴素、量力而行的生活,才会内心充盈,有底气向不良诱惑说“不”,明白财富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得来的,不会有见利忘义的思想现象,明白贪污受贿是触犯道德底线和法律层面的,这些都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由此,才能真正做到立政德、严管教、正家风,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涵养风清气正的的良好社会风气。(新蔡县纪委监委 李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