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谈丨找准小切口 讲活思政课

2025-05-22 08:59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思政课怎样活起来?在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一部情景剧,为如何上好思政课提供了启示。

辽沈战役期间,锦州的苹果已然熟透,行军路过的战士们虽饥渴难耐,却一个也不摘。一颗小小的苹果,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清廉风骨和为民本色。同学们从真实的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排练情景短剧《跨越时空的锦州苹果》。从去年开始,观看这部短剧成为学校大一新生的“必修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目的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但是如何把道理讲深、讲活、讲透,构建“看得见”“听得进”“有意思”的思政课,把“难讲”变成“精彩”,把这门凝心铸魂的课程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却充满了挑战。

找准小切口、讲活大道理,尤为关键。以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为例,这堂别具一格的思政课正是深挖当地的红色故事、红色资源,从真实、具体、生动的故事出发,既通过舞台艺术还原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廉洁自律、心系人民的历史,又把“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的道理寓于其中。相较于纯粹的说理,生动的细节、真实的历史,更能打动学生、引发共鸣,让青年从红色故事中受感染、获启迪、树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情景剧的形式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思政课未必是“你说我听”的单向灌输,不是局限于课堂、教室范围内的知识课,也可以有“互动式”“体验式”等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安徽桐城六尺巷,学生们在实地品读“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在宁夏固原,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持续了三十载,学生们徒步百里、祭奠英烈,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学生亲身感受自动化码头的发展历程,聆听“连钢创新团队”的攻坚故事,感受国家发展进步的足迹……可感可知、生动鲜活的思政课,能够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中。

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不在于讲述多少内容和道理,而在于能否给青少年带来灵魂的触动、心灵的震撼。无论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动人故事,还是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里寻找“营养源”,或是从广袤中国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寻找“源头活水”……找到一个切口、讲好一个故事,把这门课上得越来越“活”,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发挥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作用,就是一次成功的思政教育。让思政课走“新”入“心”,让道理从书本走进学生心里,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鹃)

责任编辑: xxsjwxcb
  • Copyright © 2019 中共新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新乡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 豫ICP备19034082号  网站总访问量:222532次
  • 网站声明
  •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