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违反规定对招投标(采购)有关活动过程情况或决策打探消息……”日前,河南省三门峡市纪委监委印发市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采购)活动登记报告工作办法,通过建立登记报告制度,推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廉洁规范开展。
2024年以来,三门峡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围绕项目立项、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履约等环节,重点查处项目审批部门违规审批项目立项、招标人内外勾结等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办插手干预、利益输送、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问题,进一步净化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政治生态。
该市纪委监委会同公安机关牵头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周分析、旬通报、月调度”工作机制,贯通协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从信访举报、巡视巡察、财政审计移交等方面排查问题线索,同时加大从“12345”热线、网络留言板等渠道收集问题的力度,分类处置、深挖严查。对重要线索和重点案件,该市纪委监委采取挂牌督办、提级办理、指定办理等方式,深挖彻查释放震慑效应。专项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办结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119件,处理处分89人,留置20人,移送检察机关14人。
针对案件暴露的监管漏洞,该市纪委监委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全市招标采购各方主体标准规范等制度,着力解决交易行为不规范、权责错位等问题,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化、法治化。针对专家评标环节容易滋生风腐问题的情况,该市纪委监委推动有关部门研发跨区域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智慧+云平台”,从源头切断招标人、投标人及评标专家串通的可能性,做到评审各环节可查可溯、全程留痕,有效防范廉洁风险。(通讯员 岳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