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纪委监委在作风建设中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深入村居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推动好作风相沿成习。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澄江镇谢屋村开展监督调研,深入摸排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邝丽梅 摄
党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则社风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纠树并举、破立并进,将加强作风建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结合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化风成俗迈出坚实步伐。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治“四风”树新风并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优良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历史反复证明,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
优良党风伴随党的事业发展全过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我们党始终将优良作风作为立党兴党的执政根基。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仅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密码。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当前,“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需要以党的优良作风凝聚奋进伟力。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做到心中有民,必须树立良好作风。以好作风、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拥护,就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子、同坐一条板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聚焦“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干部作风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在作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转变和改进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掌握了作风建设的主动权。
发扬优良党风,贵在徙木立信。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让铁规发力,将遵规守纪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坚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体推进学查改,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实际行动,以好作风展现新作为。
推动社风民风好转,重在纠树并举。“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坚持严字当头,寸步不让、一抓到底,紧盯关键环节,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好时代新风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推动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其一言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作风历来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从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补丁摞补丁的衣裤、碟子当盖的茶缸,到新时代浙江义乌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光盘行动”……历史和实践表明,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主动带头、以上率下,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定理想信念、直面困难挑战、践行传统美德,促进形成社风民风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
优良党风是倡导时代新风的“助推器”
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风不仅关系自身形象,更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新征程上,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与更加有力的措施,以优良的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倡导时代新风。
优良党风是社风民风的源头活水。一个时期以来,迎来送往、文山会海、扰民作秀、铺张浪费、公款消费、大吃大喝等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抓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以上率下,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倡导时代新风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党员干部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要秉持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在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中担当作为。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心思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稳增长、促发展上,在实处见效中彰显作风转变。
党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彼此深刻影响、相互塑造。党风决定社风民风,社风民风影响党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能以“头雁效应”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样,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能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崇廉尚俭,引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党风与社风民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把党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全社会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进而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新征程上,推动作风建设化风成俗,就要使优良作风在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传导,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以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洪向华 夏雪,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及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