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漯河”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漯河市紧扣“阳光三权”(明权清单化、用权规范化、监权透明化)的要求,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抓好“阳光村务”建设,统筹各板块均衡发展,以持续规范提升“阳光漯河”建设水平带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为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在全市1354个村(居)设立“阳光村务”公开栏,实现党务、村务、财务一栏公开,各县区结合实际确定“阳光村务”公开日,及时更新公示内容。
为便于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村民了解村情、及时监督,在全市5000多个村(居)民小组增设“阳光村务”明白墙,与公开栏同步公开。
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双联系作用,走村入户发放“阳光村务”明白卡200多万份,为群众告知事项、解疑释惑,并认真收集意见建议。
通过“阳光漯河网”、阳光村(居)务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村内重大事项,并在公开栏、明白墙、明白卡上印制网站和公众号二维码,群众扫码就知村内事、随时随地能监督。
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凡涉及到大额支出、资产资源处置、贫困户识别和退出等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执行。
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四议两公开”事项的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内容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署“程序合规、过程真实”的意见后才能生效实施。在重点抓好“阳光村务”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各板块齐头并进、全面提升。
强化“阳光党务”引领,在公开内容上,立足于党建工作和党内事务,重点公开群众反映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赢得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严格按照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推行“阳光政务”,梳理市直部门依职权和依申请权责清单3993项,通过线上线下公开载体依法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深化政法系统“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阳光司法”建设,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及网上大厅的应用,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建设“阳光漯河”信息公开平台─阳光漯河网,涵盖阳光党务、阳光政务、阳光村务、阳光司法、阳光民生五大板块,覆盖8个县区、53个职能部门、58个乡镇办和1300多个村(居),实现相关信息一网公开,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图文:源汇区纪委监委 郭芳 王琛 数据:市“阳光办”)